公視紀錄片披露 實習老師 被迫打雜
2004-09-22 14:48/洪秀瑛、全光輝/台北報導

公視製作的教改紀錄片「夏夏的聯絡簿」,透過一位實習老師看到國內教育制度的畸型現
象。影片取材自北縣錦和國小,透視小學生在高壓又制式的環境中,處於苦惱又無奈的學
習狀態;校內的實習老師學的不是教學技巧,而是被拿來打雜、辦活動不可或缺的幫手。
據知,這支影片已引起校方的反彈,公視則表示,願意接受社會公評。
公視教改紀錄片系列的「魔鏡」及「吶喊」,早前播出時、曾引起教育界及社會各領域人
士正反不同意見及討論。第三部曲「夏夏的聯絡簿」,探討的仍是學校裡烈日當頭式的威
權管理,毫無啟發性的填鴨教育,校方甚至有人喊口令出操,導演鴻鴻用鏡頭寫實的表現
每個學校普遍存在的問題。

鴻鴻花了一整個學期的時間,拍攝這個小學的形形色色。他的鏡頭,讓大家看到一群在威
權與填鴨教育脅迫下成長的小孩。他們的苦惱,全寫在臉上;這些沒有選擇的小孩,在作
業本上一遍又一遍寫著「任人擺佈」和「苦惱」,而這語意上不幸的巧合,卻是孩子們學
校生活的寫照。

「老師為什麼打你?」「不知道!」「為什麼花時間寫補習班的功課?」「因為補習班老
師會打人。」實習老師「夏夏」在影片中說:「跟不上老師進度的學生,就開始渙散、放
棄,對他們來說,每一堂課都是一種煎熬。」「學生的處境比我更可憐,因為我可以選擇
要不要做老師,他們不能選擇要不要當學生。」學校的正式老師,大膽說出對校方不滿及
抱怨的「真心話」;包括校方辦很多活動,影響正常的教學,導致學生的情緒太浮躁,在
這樣的體制下教學,老師們覺得很無奈。而實習老師在學校,沒有機會學習如何成為一個
好老師,而是被學校當作免費工人使用;他們打了很多雜,看到學校很多怪現象,真正該
學的,反而好像沒學到。

公視教改系列製作人馮賢賢表示,影片都是公開拍攝,沒有作假、也沒有斷章取義,她只
希望影片播出後,校方不要刁難、懲罰這些天真的小學生。由於校方的領導作風、被拍出
存在許多問題,該校校長得知後反應十分強烈;馮賢賢說,不希望它變成個案,而是要大
家注意這個讓人看了不寒而慄的影片,正視學生及學校的問題。影片將於明晚10點在公視
播出。

中和錦和國小校長張秋鶯上午表示,實習老師到學校實習有一定的規範,透過實習對未來
教學經驗及能力有幫助;至於有實習老師反映被使喚去做打雜務,可能是個人認知不同,
如果有偏頗之處,校方願重新進行思考。

本片網路觀看位址:
http://www.hichannel.hinet.net/channel/media_html/1/media_16681.htm
(按畫面上的「PLAY」-選擇「彈跳方式」-
在Midia Player右方的表單中點選「U-記錄觀點(週四)」下的「4-2200-60」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看完了這部最近在Teacher板、
studyteacher板引起大量討論的紀錄片,

對我來說,這部片的重點有二:
1.實習老師到底應該實習什麼?
2.學校、老師對孩子來說,是什麼樣的定位?

關於第一個重點,
在這部片中所描述的實習老師生活,只是輕描淡寫,
其實在學校裡,實習老師比工友還要下賤...
而教師甄試的壓力源頭--教師退休問題,沒有著墨太多。
不過自己實習結束也就過了,再去想的話,
會像片末的某個實習老師說的「悲從中來」。

我認為第二個是主要重點,
雖然因為剪接的關係,會讓人覺得錦和國小校長不好,
但是學校的活動很多,有時也會是因為教育當局交付任務而致,
然而活動多並不一定是壞處,甚至會因為課外活動的舉辦,
而讓學生在課業以外而其他有表現、學習、獲得成就感的機會。

我覺得應該更積極去思考,如何讓學生能夠快樂而實在的學習。
老師要讓自己熱愛孩子、熱愛教學,知道自己在做什麼,
除了改進教學外,即使不得已得進行單調、乏味、制式化的行為,
也能在其中找出值得學習的地方教給孩子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hal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