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經看過一部教育影集「老師上課了!」
有一集這位老師到一個即將被併校的小學代課,
小鎮居民與學校的老師、學生,分別有著不同的理由支持或反對併校。
這位代課老師出了一項作業,讓學生們訪問全小鎮的人,
不但瞭解每個人的意見,並跟小鎮的電視台合作,播出訪問的內容。
影片的結局我不太記得了,但看到這篇新聞時,
片中每個人所持的理由又回到了我的腦中。

政府的經濟考量、學校老師的去留、
家長對遠距離學校的擔憂、學生上下學的問題、
學校對於社區的意義、學校對學生的意義...都是大問題。
我同意杜部長提出的「『學生的學習權』才是最優先的考量」,
也因此,縱使教育經費拮据,我並不贊成併校、廢校。

第一、開小班小校的倒車
現在學生入學所採取的學區制,學生們可以到離家近的學校就讀,
以往就學人數多時,往往一個「社區」中就有好幾所學校。
但現代社會少子化現象嚴重,入學人數逐年減少,
班級的師生比例從20年前的1:45,降至1:25,看起來似乎降了很多,
但比起最佳師生比1:15,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。
現在政策中只能推行「小班小校『精神』」,
意思就是經費不足,只能有精神,真正實施以後再說吧...
但現在卻為了裁減經費,而把這些真正小班小校的學校裁併,
豈不是在開倒車?

第二、迷你學校的地理位置&學校存在對社區的價值
但在城市當中,學校的人數再少,也不至於到達「迷你」的境界,
通常迷你學校會出現在窮鄉僻壤,所以我的出發點是就這些地區而論。
在都會地區,學校的重要性也許不是那麼的明顯,
但在窮鄉僻壤的高山或離島,平時學校不但用來上課,
同時也是社區聚會、舉辦喜事、喪事的地方。
學校的存在,一方面表示這個社區仍然存活,
另一方面學校的資源與融入社區還可以幫助地方發展。

這幾屆世界網頁大賽,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,
我們原住民學校的小朋友能以自身社區的特色,
一舉拿下金獎,不但讓學生明白自身文化的價值,
也推廣了原民文化,讓台灣向世界發聲。

併校、廢校,對於政府而言,也許只是減免經費的一項措施;
但對這些偏遠地區的居民來說,卻是一個重大的影響。

第三、學生上學的方便度&經費的實際增減
偏遠地區之所以會有迷你學校,可以想見適當學區幅中,
居民人數本來就少,甚至學生也是長距離跋涉才能到學校上課,
如果今天裁併兩所迷你學校,學生上學豈不是要翻山越嶺?
國教向下延伸後,K教育實施,最小年紀六歲的小孩,
每天自己上學花個一兩個小時,這樣真的是重視學生的「受教權」?
再者,文中提出「交通接送或學生住宿」的方案,
天天交通接送或是住宿花費,政府所花的錢不減反增,
何必要繞一大圈來勞民傷財?答案顯而易見。

所以綜合以上三點,
「『學生的學習權』才是最優先的考量」,
縱使教育經費拮据,我也不贊成裁併迷你學校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hal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