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  
http://www.dfcworld.com/dfc/taiwan/

原本預定昨天到師大參加的DFC《永續教育初體驗,英國校長來解密》教師研習,
因為颱風延期,因為衝到我華德福的課,便拜託對方安排我到今天的新竹場,
上完政大的日文課後,便坐火車衝到新竹竹光國中研習。

這次研習是由英國薩里郡愛旭麗小學(Ashley Primary School in Surrey)
校長 理查鄧恩(Richard Dunne)所主講。他是英國Design For Change的發起人,
而最初的發源是印度的吉蘭‧貝兒‧瑟吉 (Kiran Bir Sethi)校長,
她在TED的精彩演講說明了DFC的過程與價值。


 (外嵌畫質較差,可點選影片左上紅色TED,直連TED觀賞清晰版)

Richard校長稱DFC的教學為「探索式學習(Enquires of Learning)」,
我覺得與ELS的方案教學方式幾乎一樣,同樣打破學科的限制,
要求老師帶領學生發想,並在生活中實際解決問題。
老師在過程中,與學科的教學統整在一起,讓學生跟社區的專家接觸、直接學習,
最後讓孩子做一個值得驕傲的產出,使整個教學活動有完整的結束。

Richard校長在研習的過程中,拋出了幾個問題引導我們實作。
從「對於台灣/台北最重要的價值是什麼?」、
「21世紀我們需要面對的挑戰是什麼?」兩個問題的發想後,
校長介紹了他的六大主題:
1.空氣污染->創造乾淨能源的未來。
2.社區參與->找到建立關係的方法。
3.生物多樣性->學習欣賞所有生命。
4.傳統技藝->創造我們文化傳統的價值。
5.食物->知道我們的食物是如何生長與製作。
6.即用即丟文化->挑戰我們所製造的浪費。

接下來Richard校長要我們找一個主題盡量的發想問題,
然後選出一個最重要、最想要探究的作為主要問題。
再將此問題與學科的內容扣起來,
寫出兩個語文、科學、數學、電腦和其他科目的教學活動。
最後校長介紹他們一到六年級的主題活動和最後學生產出的「傑作(Great Work)」,
要我們去思考我們的主題最後要讓孩子做出什麼樣的傑作。

校長說,英國的家長也會擔心評量和學業成績退步的問題,
所以學科能力(core skill)和體驗活動間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!
他們也會進行學科的教學,而體驗活動的重點在於能讓學習變得更有趣!
「傑作」不在乎大或小,而是能讓孩子帶著驕傲去完成它
(似乎跟ELS講究「高品質產出」有一點點不同)。

如:一年級的主題探究了英國傳統木製玩具與塑膠玩具的差異,
其傑作就是製作一個可以當作贈禮的木頭玩具。
二年級主題是養蜂人,傑作是收集蜂蜜裝罐後為其製作標籤。
三年級主題是雨林,傑作是用很多錄放音機來創造一個雨林的環境。
四年級的傑作是有機肥皂的製作。
五年級的主題是印度文化,傑作是使用所學的印度刺繡法創作布包來代替塑膠袋。
六年級的主題是南極洲,傑作是重現國王企鵝的求偶舞。
每個學期兩個主題研究,每年就有六個主題(英國每學年有三學期)。

我自己的解讀,DFC的精神是讓孩子在生活中不斷發問與批判,
同時藉由體驗的學習活動與真實生活、真實社會結合,進而改變自我,
有自信從「Can I?」到「I Can!」。因此有更多「I Do」的執行。

目前童心創意行動協會出了三本書:
「給孩子改變世界的機會」「童心協力翻轉地球」「報告!這裡沒有校長室!」,
其中「報告!這裡沒有校長室!」中提到印度河濱小學除了專案課外,還有專長課,
學生可依照自己的優勢智能選擇專長課進行分組學習,
稱為興趣中心(Interest Centers),每星期兩小時,每個月可自己換組。
老師會帶自然智能優勢組去探險、去觀察動植物;帶音樂智能優勢組唱歌、律動...等。
我覺得書中的教學現場案例,非常好看,也適合給予老師一些教學設計時的靈感。

分享給大家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hal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